1)外科监护病房(SICU)
1.SICU收治对象包括颅脑、胸外、普外、泌尿、骨外等各个外科专业的危重病人如:
(1)颅脑外科:
①重型颅脑外伤。
②颅脑外科手术后。
③脑血管病介入术后。
④复合外伤患者。
⑤其它需收入SICU的患者。
(2)胸外科:
①严重胸部外伤。
②纵隔肿瘤切除术后。
③肺叶切除术后。
④胸外高危病人术后。
⑤肺移植术后。
⑥食道肿瘤切除术后。
⑦其它需要收入SICU的患者。
(3)普外科:
①重症胰腺炎。
②化脓性胆管炎。
③门脉高压大手术后。
④消化系统肿瘤根治术后。
⑤肠梗阻肠坏死大手术后。
⑥空腔脏器穿孔术后。
⑦器官移植术后。
⑧腹部外伤术后。
⑨腹主动脉瘤介入和手术后。
⑩其它需要收入SICU的患者。
(4)其它外科应根据危重病人情况而定。
2.建设规模:二级医院不设SICU,三级医院SICU设置8-12张床为宜。
3.医护人员: SICU应由固定的重症医师和护士管理,床位:医师:护士=1:1:3,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护工和卫生员。外科专科情况由专科医生处理。
4.仪器设备:SICU的设备主要配置多功能监护仪、呼吸机/床≥1台、简易呼吸器/床≥1台、心肺功能监测仪、输液泵、微量注射泵、支气管镜、床边血液净化仪、中央输液管理系统、肠外营养配置净化装置、血气生化分析仪、体外除颤仪、心电图机、临时心脏起搏仪、降温毯、颅内压监测装置、胃PHi监测装置、神经肌肉电生理功能监测仪等。
5.诊疗技术:除按ICU一般诊疗技术要求外,有条件者还应开展床边脑电、颅内压监测术、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监测术、系统与分级监测术、床旁血液净化术、支气管镜诊疗术、呼吸力学、呼气末CO2监测术、体外心内膜临时和永久起搏术、开胸心脏按压术、低温治疗术、床边X线摄片及超声检查的能力。
6.规章制度:
①SICU患者入院、科登记制度。
②三级查房制度。
③医务人员值班、交班制度。
④医疗文书书写制度。
2)内科监护病房(MICU)
1.MICU收治对象包括神经、呼吸、消化、内分泌、血液、风免、职业中毒、肾内等内科各个内科专业的危重病人如:
①呼吸功能不全。
②肝、肾功能不全。
③血糖、电解质紊乱、酸碱失衡。
④脑功能不全。
⑤心肺脑复苏后。
⑥急性脑血管意外。
⑦急性重症肌无力。
⑧其它需要收入MICU的患者。
2.建设规模:二级医院不设MICU,三级医院MICU设置8-12张床。
3.医护人员:MICU要有固定的重症医生和护士管理,床位:医生:护士=1:1:3,护理员、卫生员适量。
4.仪器设备:多功能监护仪、呼吸机/床≥1台、简易呼吸器/床≥1台、心肺功能监测仪、输注工作站、支气管镜、床边血液净化仪、中央输液管理系统、肠外营养配置净化装置、血气生化分析仪、体外除颤仪、心电图机、临时心脏起搏仪、降温毯、颅内压监测装置、胃PHi监测装置、神经肌肉电生理功能监测仪等。
5.诊疗技术:除按ICU一般诊疗技术要求外,有条件者还应开展床边脑电、颅内压监测术、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监测术、系统与分级监测术、床旁血液净化术、支气管镜诊疗术、呼吸力学、呼气末CO2监测术、体外心内膜临时和永久起搏术、开胸心脏按压术、低温治疗术、床边X线摄片及超声检查的能力。
6.规章制度:
①患者入院、科登记制度。
②三级查房制度。
③医务人员值班、交班制度。
④医疗文书书写制度。
3)心外监护病房(CSICU)
1.收治对象:所有心外科手术后病人,如:
①先心病矫形术后。
②心瓣膜病换瓣术后。
③冠脉搭桥术后。
④大血管置换或修补术后。
⑤心脏移植术后等。
2.建设规模:二级医院不设CSICU,三级医院CSICU设置6-12张床为宜。
3.医护人员:心外科监护病房应有固定的心血管科医生和护士负责,床位:医生:护士=1:1:3,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护理员和卫生员。
4.仪器设备: CSICU的设备主要配置多功能监护仪、呼吸机/床≥1台、简易呼吸器/床≥1台、输注工作站、心肺功能监测仪、中央输液管理系统、血气生化分析仪、体外除颤仪、心电图机、临时心脏起搏仪、降温毯、降温仪、体外反搏仪等。
5.诊疗技术:除按ICU一般诊疗技术要求外,还应开展临时心脏起搏术和体外反搏术。
6.规章制度:
①CSICU患者入院、科登记制度。
②三级查房制度。
③医务人员值班、交班制度。
④医疗文书书写制度。
4)急诊监护病房(EICU)
1.收治对象:收治急诊科的急危重病患者,主要病种包括
①心肺脑复苏。
②休克。
③中毒。
④威胁生命的心脑血管病。
⑤急性呼吸衰竭。
⑥重症哮喘。
⑦高热患者。
⑧电击伤、溺水、蛇咬伤。
⑨严重创伤、多发伤。
⑩其它需要收入EICU的患者。
2.建设规模:二级医院不设EICU,三级医院设置4-8张床为宜。
3.医护人员:EICU应有固定的重症监护专业医护人员管理,三级综合性医院EICU应归重症监护中心(或科)管理。
4.仪器设备:除具有ICU基本仪器设备外,每个EICU必须配备1台洗胃机、体外除颤仪、临时心脏起搏仪、呼吸机和降温仪等。
5.诊疗技术:
①气管插管术。
②洗胃术。
③氧疗术。
④机械通气术。
⑤生命体征监测术。
⑥电击除颤术。
⑦临时起搏术。
⑧心肺脑复苏术。
⑨颅内血肿引流术。
⑩低温术。
6.规章制度:
①患者出入EICU登记制度。
②三级查房制度。
③医务人员值班、交班制度。
④医疗文书书写制度。
⑤抢救制度。
5)心血管内科监护病房(CICU、CCU)
1.收治对象:
①急性心肌梗塞。
②心绞痛。
③心律失常。
④心力衰竭。
⑤感染性心内膜炎。
⑥急性心肌炎。
⑦介入性心血管诊疗术后。
⑧急性心肌病。
⑨出现呼吸功能不全、急性肝肾功能不全等应转入内科监护病房。
2.建设规模:CCU二级医院可设4-8张床,三级医院设置8-12张床为宜。
3.医护人员:CCU要有固定的心血管内科医生管理,床位:医生:护士=1:1:3,护理员、卫生员适量。
4.仪器设备:多功能监护仪、输注工作站、心电图机、临时起搏器、除颤器、CCU不配备呼吸机。
5.诊疗技术:
①生命体征监测术。
②氧疗术。
③人工心脏起搏术。
④电复律术。
⑤深静脉置管术。
⑥血液动力学监测术。
6.规章制度:
①患者出入院、科登记制度。
②查房制度。
③医务人员值班、交班制度。
④医疗文书书写制度。
6)儿童监护病房(PICU)
1.收治对象:
①儿童急性脏器功能不全(心功能不全、呼吸功能不全、肾功能不全等)。
②儿童重症感染。
③儿童急性心肌炎。
④其它需要收入PICU的重症儿童。
2.建设规模:二级医院不设PICU,少数规模较大的三级甲等医院可设置PICU ,以6-8张床为宜。
3.医护人员:要有固定的儿童重症医生和护士管理,床位:医生:护士=1:1:3,护理员、卫生员适量。
4.仪器设备:多功能监护仪、呼吸机、简易呼吸器/床≥1台、输注工作站、体外除颤仪、心电图机、血气生化分析仪、降温毯等。
5.诊疗技术:
①生命体征监测术。
②氧疗术。
③气管插管术。
④气管切开术。
⑤人工机械通气术。⑥复苏术。⑦电复律术。
6.规章制度:
①患儿出入登记制度。
②医务人员值班、交班制度。
③查房制度。
④抢救制度。
⑤医疗文书书写制度。
⑥消毒隔离制度。
⑦家属探视制度。
7)新生儿监护病房(NICU)
1.收治对象:
①新生儿急性脏器功能不全(心功能不全、呼吸功能不全、肾功能不全等)。
②新生儿重症感染。
③急性心肌炎。
④其它需要收入NICU的重症新生儿。
2.建设规模:二级医院不设NICU,少数规模较大的三级甲等医院可设置NICU ,以6-12张床为宜。
3.医护人员:要有固定的新生儿重症医生和护士管理,床位:医生:护士=1:1:3,护理员、卫生员适量。
4.仪器设备:多功能监护仪、呼吸机、简易呼吸器/床≥1台、输注工作站、体外除颤仪、心电图机、血气生化分析仪、降温毯等。
5.诊疗技术:
①生命体征监测术。
②氧疗术。
③气管插管术。
④气管切开术。
⑤人工机械通气术
⑥复苏术。
⑦电复律术。
6.规章制度:
①患儿出入院、科登记制度。
②医务人员值班、交班制度。
③查房制度。
④抢救制度。
⑤医疗文书书写制度。
⑥消毒隔离制度。
⑦家属探视制度。